碳權與碳權交易是什麼?依經濟部的解釋,「碳權」簡單來說就是「排放碳的權利」,通常以相當於1公噸二氧化碳(CO2)的排放量為計算單位。各產業可透過取得碳權,以符合政府的碳管制規範或因應國際供應鏈與倡議的碳中和要求。
換個角度來看,產業界有達到政府減碳「法規遵循」的需求,但實際營運上可能因高碳排而無法達標,針對差額的部分,即可向碳權交易所(碳交所)購買碳權,達到法規上的要求。
除了政府法規上的要求外,舉例來說,國際民航組織也要求民航業者達到一定的減碳標準,蘋果也嚴格要求供應鏈廠商須達一定的減碳標準;若業者經過減碳後仍未達標準,可能會造成停飛減班或訂單流失的後果,此時企業針對減碳不足的部分,就可以向「台灣碳權交易所」購買碳權,以達到「碳中和」的要求。
台灣碳權交易所2023年成立

台灣碳權交易所小檔案
成立時間 : 2023年8月7日
總部地點 : 高雄市
運作3階段:
1. 提供碳諮詢 。以教育訓練,資訊服務為主
2. 若順利運作 2023年底可望有國外碳權掛牌
3. 環保署2024年完成碳費訂定 、2024年上半年開始國內碳權交易
運作方式 : 初期與核發國際碳權減量認證的國際獨立機構黃金標準
(Gold Standard) 合作 未來不限單合作機構
碳權交易對象 :目前規劃僅限法人
碳權是否衍生為金融商品 : 有研究但目前未列入方案
資料來源: 碳權交易所、經濟部淨零辦公室、中央社製圖
中央社新聞資料:https://netzero.cna.com.tw/news/202308070326/